top of page

​虛擬貨幣的產生

現在我們用來管理貨幣匯兌與資產的制度,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代的梅迪奇(Medici)家族,當時銀行首次在歐洲取得貨幣經濟的主導地位。那些人是最早的科技破壞創新者、激進的思想家,他們發現社會大眾的需求並予以滿足。本質上,他們設法在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間媒合斡旋,引入存款人多餘的資本,再分配給需要的借款人,這些過程全都要收取費用。這就是矽谷投資人稱為網絡效率(network efficiency)的戲劇版。藉由將社會上不計其數的債務和索償權納入單一銀行的總帳,銀行家建立一套強大的集中式新信任制度。在他們專業的中介服務協助下,原本對彼此無法充分信任的陌生人就能談生意了。事實上,梅迪奇家族建立了一套強而有力的貨幣創造系統——金錢不再只是實體的貨幣,而是組織、擴張以及分攤社會債務與支付的系統。這為商業貿易大爆炸開路,進而創造財富與資本,提供資金讓文明大國得以發展並征服世界。 可是銀行在這套集中式信任系統中變得太過強大,導致陌生人沒有銀行媒合就無法做生意,世界上日益複雜又相互連結的經濟體只能完全依賴銀行的中介。他們留在機構內部的總帳成為社會了解公民之間債務與支付狀況的重要工具。銀行因此建立了最大的競租(rent-seeking)事業,確立它們是收取費用的守門人,促使經濟運作的金融流動管理人。位在這個金流發送和接收兩端的任一方別無選擇,只能和銀行打交道,。隨著這個新的金融業務擴張並且變得更複雜,其他競租中間人也將自己定位成專門提供中介信任的業者——從早期的債券及證券經紀人到保險經紀人,到財務律師,再到現在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及信用卡公司。以目前的運作情況來說,如果那些中間人停止現有的業務,我們高耗能的全球經濟體系將全面崩潰。種種因素只會讓位在中心的銀行更加強大,以至於原本理應賦予人民力量的系統,卻孕育出一種危險的依賴性。這就是導致華爾街巨獸出現的原因,最後在2008年將整個世界帶到災難邊緣。 加密電子貨幣(cryptocurrency)因此出現了,比特幣便是加密電子貨幣的一種。這項技術的天才之處在於它剔除了中間人,但又保留基礎架構讓陌生人可以彼此交易。方法是從集中式(centralized)金融機構手中拿走維護總帳這個至關重要的角色,交給獨立自治的電腦網絡,建立一套自外於任何機構控制而運作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信任系統。從核心本質來說,加密電子貨幣是建立在一個不容破壞的共同總帳原則之上,這份總帳完全公開,時時由那些基本上可以各自獨立運作的高效能電腦驗證。理論上,這代表我們不需要銀行和其他金融中介者代替我們形成信任關係。大多數加密電子貨幣系統將這個以網絡為基礎的總帳稱之為「區塊鏈」(blockchain),可取代中間人的工作,因為它可以有效地告訴我們交易的另一方是否付得出錢。 藉由消除中間人及其相關費用,加密電子貨幣可望降低做生意的成本,並減少這些中介機構內部可能產生的貪腐,以及涉入它們豐沛人脈圈中的貪腐政治人物。加密電子貨幣使用的公開總帳,可以公開那些難以窺測的政經體系內部運作。 事實上,這項技術用在推動公開透明及責任歸屬的潛力,遠超過做為金錢和支付之用,因為可以排除掌控交易資訊的中間人;以選舉為例,熱衷加密電子貨幣的人就能發現這項技術具有終結舞弊的可能性。而此技術的核心本質就是一種不同以往的社會組織形式,可望從權威精英手中奪回金錢及資訊的掌控權,讓金錢及資訊的所屬人重新掌握自己的資產與才華。

​                       簡介主要在市場流通的虛擬貨幣                   

   1. Bitcoin 比特幣 (BTC)

比特幣被部分觀點認為是一種去中心化,非普遍全球可支付的電子加密貨幣,而多數國家則認為比特幣屬於虛擬商品,並非貨幣。比特幣由中本聰(又譯中本哲史)於2009年1月3日,基於無國界的對等網路,用共識主動性開源軟體發明創立。 任何人皆可參與比特幣活動,可以通過稱為挖礦的電腦運算來發行。比特幣協定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使用比特幣是透過私鑰作為數位簽章,允許個人直接支付給他人,不需經過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等第三方機構,從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流程以及受監管性的問題[9],任何用戶只要擁有可連線網際網路的數位裝置皆可使用。 2017年8月1日由於對區段容量大小的爭議,比特幣進行分叉,新分支名為Bitcoin Cash。兩個分叉當中Bitcoin Cash主張在區塊鏈上進行擴容並保持無中介支付功能,Bitcoin Core則主張應該建立有第三方的第二層網路。 挖礦: 只要能連上網路,和有適當的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等電腦裝置,稱為「礦機」,任何人都可挖礦。為了獲得系統每十分鐘獎勵的比特幣,找到讓帳冊區塊難以被惡意修改但是卻易於驗証的數學難題,此過程猶如開採礦物一樣困難,故稱為「挖礦」,使用礦機挖礦的人被稱為「礦工」。挖礦還包含打包和驗証數千筆交易成為區塊,證明轉帳者有足夠的比特幣,防止一幣多付的發生,從而賺取比特幣手續費。

     

     2.Ethereum 以太幣(ETH)
以太幣是一個開源的有智慧型合約功能的公共區段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器(稱為「以太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對等合約。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式設計師Vitalik Buterin(英語: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在2014年透過ICO眾籌得以開始發展。
截至2018年2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相較於較大多數其他加密貨幣或區塊鏈技術,以太坊的特點包括下列:
$智慧型合約:儲存在區塊鏈上的程式,由各節點執行,需要執行程式的人支付手續費給節點的礦工或權益人。
$代幣:智慧型合約可以創造代幣供分散式應用程式使用。分散式應用程式的代幣化讓使用者、投資者以及管理者的利益一致。代幣也可以用來進行首次代幣發行。
$叔塊:將因為速度較慢而未及時被收入母鏈的較短區塊$鏈併入,以提升交易量。使用的是有向無環圖的相關技術。
$權益證明:相較於工作量證明更有效率,可節省大量在挖礦時浪費的電腦資源,並避免特殊應用積體電路造成網路中心化。
$支鏈:用較小的分支區塊鏈運算,只將最後結果寫入主鏈,可提升供單位時間的工作量。
$狀態通道:原理類似比特幣的閃雷網路,可提升交易速度、降低區塊鏈的負擔,並提高可擴展性。尚未實作,開發團隊包括雷電網路和行動性網路。
$分片:減少每個節點所需紀錄的資料量,並透過平行運算提升效率。

     3.Ripple 瑞波幣(XRP)
瑞波幣是由OpenCoin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文名為瑞波幣。Ripple是世界上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路,通過這個支付網路可以轉賬任意一種貨幣,簡便易行快捷,交易確認在幾秒以內完成,交易費用幾乎是零,沒有所謂的跨行異地以及跨國支付費用。Ripple開放式支付系統是一個虛擬貨幣網路(分散式的P2P清算網路)、未來的電子支付平臺。2004年,RyanFugger就推出了Ripple的第一個實現版本,它的目標是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准許任何人創建自家貨幣的虛擬貨幣系統。目前Ripple由OpenCoin公司(目前改名為RippleLabs)開發、運行、維護。或許在外人眼裡,Ripple是個後來者,但實際上Ripple項目的起源遠遠早於比特幣。
XRP用來在每筆交易中支付極小的費用,XRP可以在Ripple入口節點之間轉賬,並可以兌換成任何貨幣。XRP的發行總數是固定的,在開始就被設定為1000億個。不會再發行。Ripple的交易費用非常的低,每次交易只有1/1000美分的交易費。這個交易費是用來防止有人通過大量的交易破壞系統的行為。
瑞波幣的特點:
1、交易費用低
不同法幣之間的交易,通常會收取百分之幾,再加上交易費用。Ripple的任何交易都低於0.01$。
2、匿名
Ripple網路不需要用戶提供電子郵件,名字,或其他任何信息,為消費者提供隱私。
3、安全
發送ripple就像發送現金一樣,接收完畢後,沒有任何其他費用,用信用卡和支票付款,付款人必須提供個人信息,這樣可能會導致欺詐。
4、可靠
由於ripple交易不可逆,商戶可以同任何人進行交易,而不用擔心反悔。

     4.Litecoin 萊特幣(LTC)
萊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加密貨幣,也是MIT/X11許可下的一個開源軟體項目。萊特幣受到了比特幣(BTC)的啟發,並且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於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萊特幣旨在改進比特幣,與其相比,萊特幣具有三種顯著差異。第一,萊特幣網路大約每2.5分鐘(而不是10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第二,萊特幣網路預期產出8400萬個萊特幣,是比特幣網路發行貨幣量的四倍之多。第三,萊特幣在其工作量證明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 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算法,這使得相比於比特幣,在普通電腦上進行萊特幣挖掘更為容易。
萊特幣在2011年10月7日通過Github上面的開源客戶端進行發布。當前(截止到2014年6月26日)客戶端的版本為Litecoin v0.8.7.2
其它的客戶端也已經發布。
近日,萊特幣被作為比特幣的替代於新聞上得到了報導。
2013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商Mt.Gox宣布暫時推遲對萊特幣(litecoin)支援的交易計劃。Mt.Gox表示本來在最近兩周計劃推出支援萊特幣交易的平台,但是由於網站受到了大規模的DDOS攻擊而使計劃拖延。
2013年7月3日,Mt.Gox在今天推出LTC交易用的API,為正式上線做準備。
2014年2月24日,Mt.Gox在晚上10時30分停止服務,而後申請破產。
2014年6月24日,線上錢包服務商Hive新增支援萊特幣。Hive一直強調用戶體驗,還開發了尋找附近的人,以供用戶尋找附近使用Hive服務的同伴。

     5.Monero 門羅幣 (XMR)

門羅幣]是一個創建於2014年4月開源加密貨幣,它著重於隱私、分權和可擴展性。與自比特幣衍生的許多加密貨幣不同,Monero基於CryptoNote協議,並在區塊鏈模糊化方面有顯著的算法差異。Monero的模塊化代碼結構得到了比特幣核心維護者之一的Wladimir J. van der Laan的讚賞。Monero在2016年經歷了市值(從5百萬美元至1.85億美元)和交易量的快速增長,這部分是因為它在2016年夏季末期得到了主要的暗網市場AlphaBay的採用。截至2017年,Monero是交易量排行第六的加密貨幣,市值 超過3億美元。

Monero是一個開源軟體純工作證明加密貨幣。它可以在Windows、Mac、Linux和FreeBSD上運行。 其主要發行曲線將在約8年內發行約1840萬枚幣。其工作驗證算法CryptoNight是為AES密集型和很耗內存的操作,這顯著降低了GPU對CPU的優勢。

抗ASIC理念 編輯 由於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的專一性,經過被特別設計的ASIC通常能夠擁有比一般CPU、GPU甚至是FPGA的算力還要來的高上許多。目前比特幣(BTC)等採用SHA256算法的幣種,幾乎所有的算力都來自於ASIC所供給。在一開始以對抗ASIC理念的萊特幣(LTC)與達世幣(DASH),兩者分別使用Scypt與X11算法。但後來仍然有IC設計公司開發出對應上述兩種算法且具有比一般CPU、GPU甚至是FPGA的算力還要高上許多甚至更為省電的ASIC。而ASIC幾乎只能由少數的公司設計,這使得由於ASIC的出現,將導致算力過於集中甚至能夠被單一中心化機構壟斷的問題。例如,政府可能向ASIC製造商要求增加一個"自殺開關",這樣使得其能從遠端關閉或是控制礦機,而這將可能導致對整個區塊鍊網路的運作造成威脅甚至完全失效。

門羅幣從一開始的開發理念中,就包含了對抗ASIC的理念。但其採用的cryptonight算法為了能夠讓大多數CPU甚至FPGA能夠參與並且獲得挖礦獎勵,而不是只有GPU能夠有效率地進行挖礦。因此並沒有像以太坊(ETH)等Ethash算法的幣種,利用逐步增長的DAG來要求高速記憶體容量,以藉由硬體製造成本來對抗ASIC。因此,門羅幣的核心開發團隊在過一定的時間會對共識機制的算法進行修改與進行硬分叉,以確保能夠有效對抗ASIC的出現與算力壟斷。

最近一次的演算法修改與硬分叉發生在2018年4月6號,一般使用CPU與GPU挖礦的用戶將必須更新挖礦軟體方能繼續在硬分叉後進行挖礦。

     6.Ethereum classic 以太經典 (ETC)

一、什么是以太经典ETC?

ETC(Ethereum Classic)是以太坊在1,920,000个块后硬分叉出的分叉币种,功能和以太坊极为类似。ETC秉承去中心化理念,通过区块链保证的共识机制。ETC坚信,区块链一旦开始运行,它的发展方向就不被任何中心团队所左右,而是按照参与整个网络人员的共识和全网算力的共识所决定。 2016年7月份进行的以太坊区块链硬分叉旨在将被黑客盗窃的The DAO资金转移到一个由投资者掌控的账户,并让旧的交易记录被历史遗忘。大多数以太坊开发者都参与了这次逆转,交易所、创业公司和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也参与了。一连几天,该项目恢复了常态。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想将旧的交易记录忘记。于是一小部分矿工继续使用原来的区块链,以此作为一种抗议,他们将硬分叉描述为是对The DAO这个废弃项目的抽资行为。于是Ethereum Classic(ETC)就诞生了。

ETC的技术与ETH基本无异,ETC发行总量固定为2.1亿,最高不超过2.3亿,每500万个区块减速20%,第一次减产时间预计为2017年12月。

     7.Dash 達世幣
和比特幣不一樣,在達世幣的生態系統中,有兩種不同的礦工。一般的礦工負責驗證交易。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超級礦工(MasterNode),專門負責處理 PrivateSend(匿名轉帳)和 InstantSend(快速轉帳)。成為超級礦工必須要先在錢包中存放1000枚以上的達世幣,以保證他們不會做出損害達世幣的決定。
達世幣中的匿名轉帳和快速轉帳原理如下:
匿名轉帳:
每一筆轉帳都會被分拆為很多份微型轉帳,然後這些微型轉帳會再和其他同樣被分拆的轉帳打亂,令到其他人不能追蹤到來源。整個過程都由超級礦工(MasterNode)處理。
快速轉帳:
轉帳只需由超級礦工(MasterNode)確認便可以完成,亦不用等待正常的區塊確認時間。
達世幣的技術有其獨到和創新之處,只是我們認為代幣的設計和初衷有相違背之處,達世幣一開始是為了交易而存在的,但有限的總量和超級礦工的存幣機制都會造成通縮,進而令達世幣不能成為有效的交易媒界,同時,達世幣的匿名技術亦比不上其它使用了零知識證明的幣種。
達世幣前身是暗黑幣(Darkcoin)。2015年,暗黑幣團隊發布公告,正式改名為DASH-Digital Cash(達世幣)。官方公告中提到:“我们僅僅是重新命名,技術方面並没有任何改變。幣,数据鍊,開發團隊依然和以前一樣。用戶們不需要做任何事,新的品牌名會在下一次錢包程序更新后改變。

     8.NEM 新經幣

新經幣(New Economy Movement),是一種點對點虛擬貨幣。2015年初發布,其原始碼由Java編寫並100%屬於原創。NEM 廣泛發布於人群中,其塊鏈採用了全新發明的基於重要性證明POI的同步解決方案。NEM特徵也包括:完整的點對點安全系統加密信息系統和基於Eigentrust++算法的聲望系統。

NEM的創始者是bitcointalk.org論壇的UtopianFuture,他受到NXT啟發,準備在NXT的基礎進行改進形成NEM。在2014年1月19日,UtopianFuture在bitcointalk.org上發布了《NEM創世貼》,號召人們參加。目的是從底層建立一個面向社會的數字貨幣。 UtopianFuture不僅致力於創立突破性的的技術(Proof of Importance,重要性證明),還想在NEM發布前創建完善的NEM社區。很快提議幾千位註冊用戶響應提議並加入進來。NEM從一開始就被設定為平等發布,使得NEM實現廣泛的分布以及建立起塊鏈成長的共識機制。

  特色:

代碼

NEM所有代碼全部由JAVA語言重新編寫,使用了全新的重要性證明代替工作量證明。NEM清楚的分為NCC (NEM社區客戶端)和NIS (NEM基礎服務)兩部分,這樣劃分的優點是NCC可以作為一個錢包運行在任何一台電腦上,NIS代表了NEM網絡的一個節點,能夠在一個遙遠的位置被託管。只要擁有個人的私匙,客戶端和個人錢包可以被加載到任何一台電腦上。這也是一個與其他平台腦錢包重要的區別。

聲望系統

NEM是首個採用EigenTrust++算法監測網絡內的節點行為的虛擬貨幣。而其他虛擬貨幣則使用工作量證明等算法維護其區塊鏈。工作量證明算法中,通過一個節點的運算量大小來確定其工作量以維持整個系統穩定運行。但是EigenTrust + +算法中,工作的質量尤為重要,這使得NEM網絡更有效率的運行和維護。

測試驅動的開發 NEM也是首個全部原始碼採用測試驅動的開發模型編寫的虛擬貨幣,這種軟體開發模式在最初階段需時更長,需要更多的測試,但是也使其具有更好的模塊化、更靈活,具有更好的可擴展性。

重要性證明機制(POI) 重要性證明機制算法用於NEM的時間戳處理交互,一個NEM用戶的重要性取決於他擁有多少數量的貨幣和他的錢包交互數量。相比而言,其它虛擬貨幣並沒有考慮一個節點對網絡所有的支持作用。一些工作證明機制只需要一個節點擁有大量的虛擬貨幣去形成區塊,對於NEM而言,虛擬貨幣傳輸的數量同樣也是對網絡的一項支持因素,這會鼓勵用戶不僅是持有NEM而是積極在NEM系統內開展交易。

bottom of page